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年節習俗

冬 至

冬至大如年

冬至,又稱冬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過了這一天以後,北半球晚上將逐漸變短,白天逐漸增長。古人認為這一天「陰極而陽始至」,它是陰盡陽始的標誌,所以,每逢冬至節,民間都有盛大的祭典。我國幅員遼闊,大江南北的人家,在冬至這天舉行祭祀儀式的祭品,各有不同。台灣的祭品通常都用糯米粉、蔬菜、糖、花生粉等為餡,做成半月形的菜包,蒸熟後用來祭祖及分享鄰人。另外,要用糯米粉搓成圓子為祭品,俗稱「冬節圓」,在冬至前一天晚上,全家共同來搓,取團圓吉利的象徵。在農業社會中,民間極重視節氣的變化,因此冬至日又在門、窗、畜欄、器物上各粘一粒圓子,稱為「饗耗」,這是為了祈求陽氣以沾福澤。
祭拜過天地、祖先的湯圓,家中大小都必須吃一碗,吃不了一碗也要吃一點,稱為「添歲」,俗語說:「吃了冬節圓,加添一歲。」歷代皇帝在冬至舉行的郊天及受賀禮,儀式非常隆重,僅次於新年元旦,所以歷代相傳,都視冬至如新年,因而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食圓大一歲

「食圓大一歲」,意指吃了冬節湯圓就長大了一歲。所謂「食圓」,即「食冬至湯圓」(在冬至時吃湯圓)。偌大的中國,湯圓都在元宵吃,所以又稱湯圓為元宵。唯有南方客家族群怪,冬至時吃元宵。有句諺語云:「冬節年腳近,家家挲甜圓」,反映的就是這種習俗。冬節吃湯圓之俗,可能源於北方。《帝京歲時紀勝》記錄有:「冬至餛飩夏至面」之諺語。而《帝京歲時記》則描寫道:「大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這餛飩,「形如雞卵」,倒與著名小吃「大湯圓」(有餡的大湯圓)很相似。那麼,為什麼吃了湯圓就長一歲呢?這關鍵在於湯圓是在「冬節」時吃的。「冬節」者,冬至也,以冬至為節日的習俗比吃湯圓更古老。冬至原是周曆的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猶如現在農曆的正月初一和新曆的元旦。《初學記》卷四引《玉燭寶典說》:「十一月建子,周之正月。冬至日⋯⋯陰陽日月萬物之始⋯⋯故有履長之賀。」漢魏時改用夏曆,但仍把冬至稱「過亞歲」,猶今天說「過小年」。《初學記》卷四引《宋書》云:「冬至,朝賀享祀,皆如元日之儀。」由此可見,冬至於周曆是元旦,改用夏曆之後,還被當作小年,因而民間保留著把過冬至當過年的習俗便毫不足怪了,就像現在公曆以元旦為過年,而民間還是把春節當過年一樣。

冬節─牛生日

「冬節」即冬至,家家戶戶都要做「糯米圓」,俗稱「冬節圓」。冬至前一晚,闔家老少圍坐在一起,說說笑笑搓捏湯圓。冬節圓越搓得大大小小參差不一越好,名為「公孫父子圓」,是男女老少和睦圓滿的象徵。冬至凌晨,除了用湯圓祭拜神明、祖先外,家裡各人,不論大小,都要吃湯圓,吃了湯圓就算增加了一歲,這也許是古代曾以冬至為歲首的一種遺風吧?祭祖以後,就拿祭祖的糯米圓貼到門環、床頭、櫃頭、飯桶、廚灶、穀倉、米缸、碓臼、水車、犁耙、牛舍、豬寮、雞欄之上,幾乎無處不貼。以表示人們對用物、農具和家畜的感激之情,同時也作為一切事物的圓滿順利的象徵。據說所貼的湯圓,要過三天後才可取下。這一天,耕牛也要牽回家中過節,還要用湯圓餵牠。如果牛不肯吃,便要設法用菜葉、蔗葉之類包著哄牠吃,牛吃過後也算大了一歲。這一天也是 牛的生日。有些地方還要在牛的前額、雙角、脊背、尾巴等處貼上湯圓,希望牠和主人一樣添福增壽。生產水果的地區,還要把冬節圓貼到果樹上,並在果樹上劃破一點樹皮,澆上湯圓,以祈來年豐收,碩果纍纍。有些鄉村,還要在門環上插榕枝、竹葉,以期家中各人像榕樹一樣健康長壽,像竹子一樣節節高升。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