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modname

首頁 > 年節習俗 > 清明節

清明節

撰稿人:姜義鎮

清明節是掃墓節

過了上元節的下一個重要節日,為清明節。若照古代的風俗,清明節以前,應該還有個「春社」,它是立春以後的第五個戊日,所謂「立春五戊為春社」。如今在台灣,也只成了農曆曆書上的兩個小字。台灣風俗,二月初二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日叫做「尾牙」,這天,備牲醴祭土地公以後,家人團食,商店則宴請店員,叫「食頭牙」。食頭牙有一種特製的食品,叫做「潤餅」,實際上就是常見的「春餅」,是用麵皮烤成薄皮狀,裏面包著多種切細成絲的蔬菜和肉類,如蘿蔔、胡蘿蔔、筍絲、豆芽、蒜葉、豆乾絲、肉絲、花生粉等。這是「寒食節」的遺風。寒食是清明節的前奏。寒食節的特點,是寒食,不舉火,據說是紀念介子推。在目前台灣地區,春餅是在清明節吃的。清明節的主要行事是祭墓,中國人祭墓的習俗,起源很早,自漢代以後,墓祭和廟祭並重,平常百姓人家,墓祭重於廟祭,因為他們的祖先不一定有廟。祭墓,也就是掃墓,有些人家在元宵節以後就開始掃墓,有些在清明節掃墓,但是依照往例,掃墓一定要在清明節以前。清明節客家習俗,一定要利用艾草的嫩芽和米粉摻合,搓成「艾草粿」,有甜有鹹,風味絕佳,是清明節特有的食品。

寒食節的由來
在不少地區,人們習慣地稱清明節為寒食節,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從時間上講,寒食節早於清明節一天,也有人說是兩天。由於連著清明節,因此這兩個節日常被混淆。寒食節並非節氣,它來自於春秋時期的晉文公悼念功臣介之推的故事。晉公文重耳即位前,終日在國外流浪,身邊的大臣介之推一直與他患難與共,曾在重耳餓昏時,割下自己的腿肉供重耳充飢,苦熬了十多年,重耳終於奪取君位,稱晉文公。晉文公即位後,大封功臣,但是他竟然忘了介之推,介之推並不在意,只是攜著老母隱居深山,打算清貧一生。重耳發覺後,懊悔不迭,忙去請他出來做官,遭介之推拒絕。重耳便下令燒山,想逼介之推出來。誰想到,介之推竟然和老母緊抱一棵大樹,活活被燒死了。為了紀念這位忠義之臣,晉國百姓就把介之推死難之日,每年冬至後的第一○五天定為寒食節。這天開始,三天內家家戶戶不生煙火,只吃寒食,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歷。寒食與清明大有焦不離孟之勢,唯清明乃一大節,而寒食卻無定期,乃屬於清明節的副日,因地因人,其說紛紜,令人迷惑。寒食之風迄唐仍尚沿尚,在唐代寒食這一天不但不能燃火燒飯,連燈也不准點。

掛紙的起源
民間清明節掃墓,可分為兩種儀式,即「掛紙」和「培墓」。關於掛紙的起源,民間則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唐高祖李淵在未得意的時候,流落他鄉,很久都沒有回家省親,一直到他被封為唐公之時,才回到故鄉。不幸,是他母親已去世多年,埋在南山亂葬崗之中;唐高祖在找遍了南山的墳墓,但始終找不到母親的墳墓,高祖便把紙錢撕成帛,迎風散去,同時默默地祈禱著:「不孝盡勤王事,侍養未周,今倖獲歸來,而吾母久辭人世,葬處不明,何以奉祭牲醴?母倘有知,請納兒帛。」祈禱完畢,忽見有一張帛紙飄掛在一座土墳上,很大的風也吹不去,唐高祖就這樣找到母親的墳墓。後世的人們就以在墳墓上掛紙帛作為上墳的標誌。「掛紙」在台灣俗信中稱做「壓墓紙」,一般均用小石頭或泥塊將長方形
黃白墓紙或紅、黃、藍、白、黑的五色紙壓在墳上,以示子孫已祭拜祖墳。
台灣的客家人則比較慎重,他們用鋤頭挖一塊綠色的草皮,把帶來一疊
滴有雞血的黃紙,用草皮壓在墳頭上,然後,在墳地四周擺上十二張銀紙,
除了掛墓紙的目的外,尚有血祭的意義。

掛紙─掃墓

慎終追遠是國人孝順的表現,清明掃墓是一種習俗,但是在台灣未必都是當天掃墓,清明的種種風俗,完全是表現我國儒家孝道思想的發揮。各地居民祭墓的時間之所以會有不同是有原因的,主要的是居民的居住遠近有關係,一般而言,客家籍人士所住的地方土地不肥,大部份出外謀生,平時很少回家,於是趁過年、過節回家團聚,在返回工作地點前,舉行祭墓。 在祭墓時,要先把生長在祖先墳墓上的野草雜木,用鎌刀或鋤頭除掉後,在墓上放置紙錢,再用小石子壓住,俗稱「掛紙」,或叫「壓紙」,然後點燃香燭,供奉米糕粿品、水果、牲醴等,焚燒銀紙。據說,在大陸上稱「掛紙」,是把紙錢掛在墓旁的樹上,如果不掛紙,就被人誤認為無子嗣的墳墓,隨時有被毀之虞。祭墓時燒完銀紙,要燃放鞭炮,附近的兒童聽到爆竹聲就會前來,這時掃墓的人家,照例須分給他們發粿、紅粿或零錢,目的在討好這些居住在墓地附近的小孩,希望這些小孩在平時不要破壞他們的祖墳。由於先民老遠從廣東渡海來台,稍有資力,必定把尊親屬的棺木運回大陸祖籍去埋葬,大多數人經濟拮据,只好先埋葬,幾年後再拾骨另外造墓安
葬,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一種拾骨改葬的習俗,改葬成了習慣,便被地理師
利用,成了看風水拾骨改葬,這一種習俗,特別流傳在客家地區。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