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至

撰稿人:姜義鎮

冬節─冬至

古代有所謂「蜡祭」,起源甚早,周時即有,蜡祭以後,自然是娛樂與飯食,而且到一國之人皆若狂。蜡祭的時間,是在十二月,那一天是以冬至為基準而活動的。現在雖然沒有蜡祭這個名稱,但在十二月仍稱為「寒冬臘月」,而這種饗祭時連動物也不例外的風俗,在農村裡卻一直流傳下來。台灣農村的冬至,主要的祭品為「冬節圓」。冬節圓即係湯圓,平時稱為「湯圓」,上元時稱為「元宵」,這時又稱為「冬節圓」了。它用糯米粉和水搓圓,並將一部份的染作紅色,為什麼注重冬節圓,總而言之,是象徵團圓而己。準備好了冬節圓,於是早晨先以它供祭祖先、神明、燒紙、鳴炮。然後買魚買肉,殺雞殺鴨,備好牲醴,再以冬節圓祭拜一番。祭拜以後,就在凡是有「神」的地方,從門、窗、床、櫃、桌、椅、井、廁、豬欄、雞舍、牛舍等等,都得以冬節圓一、二粒粘在上面,祭告一番,老太婆們少不得唸唸有詞。舊時農村,以冬至為各種合約,如田地之抵押、買賣等開始實行生效日期,他們大抵於中秋節言定,或付定金,然後至冬節日照辦。冬節圓台灣各地稱冬至日為「冬節」。冬至那一天,各家要做湯圓,祀神祭祖,如有祠堂,就要張燈演戲,舉族去祭祀祖先,叫做「祭冬」。各家門戶器物,也要各粘一個湯圓祭它,這叫做「餉耗」。祭拜完畢,還要向長輩賀冬,而後一家人團圓,圍吃湯圓,叫做「添歲」。台灣的冬至,應節祭品就是「冬節圓」(即俗湯圓),平時稱為「湯圓」,上元時稱為「元宵」,這時又稱為「冬節圓」了。冬至迫近,在節前一天,家家戶戶,便開始準備應節的祭品,先把糯米浸水,用石磨磨成粉漿,壓榨水分,成為「圓子粉」,在冬至前一夜,各家大小集合起來把它搓成糰子。糰子俗稱「圓仔」,分為紅白二類,紅的是用「紅色素」染成的。昔日,有錢人家又於許多小湯圓中,搓成雞蛋大的湯圓,裡面包甜花生粉、豆沙、芝麻等,稱為「圓仔母」。冬節那一天,天還沒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做湯圓,先以湯圓敬拜大廳中的神明和祖先,焚香點燭,然後焚燒「壽金」,燃放爆竹。家中大小起床漱洗後,都要吃一、二碗湯圓。為什麼注重冬節圓,總括一句,是象徵團圓而已。

冬至吃餛飩的來歷

古時有句諺語:「冬至餛飩夏至麵」。《燕京歲時記》說:「冬至,民間不為節,唯食餛飩而已。」冬至講究吃餛飩相傳有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戰國時代,吳王夫差打敗越國,得到絕代美女西施後得意忘形,終日沈湎歌舞酒色之中,冬至節到了,飲宴之中,吃膩山珍海味的吳王竟心有不悅,擱著不食。西施看在眼裡,跑進御廚房,和麵又桿皮。皮子在她手中翻了幾個花樣後,終於包出一種畚箕式的點心,放入滾水裡一汆,點心便一隻隻浮在水面。她盛在碗裡,加進鮮湯,撒上蔥、蒜、胡椒粉,滴上香油,獻給吳王。吳王一嘗,鮮美至極,一口氣吃了一大碗,連聲問道:「這為何種點心?」西施暗中好笑,這個無道昏君,成天渾渾噩噩,真是渾沌不開。聽到這話,她便隨口應道:「餛飩」。從此,這種點心便以「餛飩」為名流入民間。吳越人家不但平時愛吃餛飩,而且為了紀念西施的智慧和創造,還把它定為冬至節的應景美食。冬至吃餛飩還有一個傳說: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近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沌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沌」之音,呼作「餛飩」。百姓吃「餛飩」,恨「渾沌」,以祈求平息戰亂,而能過上太平歲月。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後來百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