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年節習俗 > 中元節

中元節

豎燈篙

中元普渡有一種儀式,是豎燈篙,為祭奠孤魂,以供孤魂聚集的標幟。普渡前要在廟前廣場「豎燈篙」,又稱為「起燈腳」。在普渡前夕在廟前立「燈篙」。所謂燈篙就是一根長約數丈竹竿,頂端掛著圓形燈籠,上書「慶讚中元」,以供孤魂聚集的標幟。豎燈篙的目的,是方便那些孤魂野鬼認清方向,引導他們前來接受普渡,吃大拜拜。民間以為燈篙豎得越高,則照得越遠,招聚鬼魂也越多,為免餓鬼來得太多,難以應付,弄巧成拙,反受野鬼作祟,因此平時普渡建醮,均不敢將燈篙豎立太高,約在二、三丈之間。普渡或建醮前夕,只要點上燈篙,那些從陰間到來陽間的餓鬼,就可以用這盞燈籠做為目標,群集寺廟接受民間的盛筵款待。

放水燈

放水燈是在中元節廟普前夕舉行,表示歡迎水府裡的孤魂餓鬼上岸來接受款待。水燈可分為水燈排和水燈頭兩種,水燈排又稱水燈筏,每一寺廟都設有,以大竹子或木頭為中柱,符的左右以數條竹子或杉木紮成筏形,分幾十格或幾百格,每格懸掛一燈。水燈頭可分成兩種:一種是圓形的燈,上寫某寺廟慶讚中元,另一種為小屋形的水燈,用竹子搭成架子,外邊糊上紙,稱為「紙厝」,紙厝建立在
竹筒、木板或香蕉樹桿上,可使紙厝浮在水上。紙厝門上寫「水燈首」三字,另外又寫「慶讚中元」或「普照陰光」等句。內點蠟燭一枝,另外擺放許多硬幣。放水燈時,要先遊行,由寺廟出發,遊行隊伍由鑼鼓為前導,後面有水燈排、樂團、化裝隊,最後為屋形水燈。遊行者除水燈外,各執火炬一把,稱為「打馬火」。水燈遊行甚為熱鬧,街道兩旁觀眾很多。到了放水燈的地方,在河岸上放一張桌,上面供上三牲、飯菜、水果、糖果,僧道念招魂偈,引導水中孤魂上岸。然後大家把水燈放入河中,經水流去,接引水中孤魂,接受次日普渡的款待。

大士爺

台灣的中元普渡或建醮,很多廟宇在廟門外,供設許多紙糊的鬼神像,最主要的是「大士爺」,大士爺是陰間諸鬼的代表,俗稱「鬼王」。據說,在中元節普渡,大士爺主司分配供品予諸小鬼的職務,由於人們怕大士爺分配不公,而引發鬼魂之間的爭執,因此,還特別在大士爺頭頂供上觀音菩薩神像,以司監督之責。大士爺是焦面鬼王,它赤髮青面,口吐火焰,形軀特大,狀甚恐佈。在大士爺左側是騎獅的山神,右側為騎虎的土地公,其側另設金山、銀山。位於大士爺左右,各有一座方形紙厝,左側稱「翰林所」,或稱「寒林所」,民間以為供讀書人的孤魂休息宴宿。右側稱「同歸所」,供一般下等的孤魂歇憩之用。紙厝內尚分男室、女室,可見人們對於陰間性別、階級之分野,設想週密。普渡結束,希望大士爺─鬼王召令眾鬼返回陰間,於是要舉行「火燒大士爺」的儀式。

七月施孤

「七月初一開孤門,七月三十關孤門」,農曆七月,全國各地,都有盛大的施孤活動。多少年來,代代相傳,經久不衰。施孤,向孤苦無依的鬼魂施捨,這顯示了人們濟苦扶貧、照顧孤寡的美德。七月十五日中元節這一天,廟裡庵外,擠滿善男信女,香煙繚繞,木魚聲聲,慶祝活動,隆重而熱烈。廟前演戲,戲棚密密麻麻,一時間,鑼鼓喧天,喇叭聲聲,爭著想觀眾吸引到台前,大人張頭探腦,小孩穿來鑽去,「孤棚」由高大的杉木搭成,上面吊滿雞鴨魚肉,擺滿大豬頭、大米粿。天氣炎熱,祭品易變質,上面都塗滿濃濃的醬油、鹽酒和香料。祭品從中午陳放到晚上,這期間,自有和尚、道士,不斷地燒香、叩頭、念經。深夜一到,開始施孤搶孤。各村頭人,把祭品從高高的孤棚上拋下,大大小小、五花八門,無所不有。棚下的眾人,成千上萬,吶喊著,跳動著,如狂潮,似群馬,嘩嘩地擁過來,又呼呼地擠過去,紅著臉,流著汗,那份緊張,那份激烈,就像大比武,就像搶繡球。廟門口有孤王─大士爺、山神和土地公,用竹紮紙糊而成,威風凜凜,陰森嚇人,慶典尾聲,將其火化。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