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姜義鎮
五月五日─五月節
陰曆五月初五,稱為「端午」,亦稱「端陽」或「天中節」。自漢以來,關於端午的故事很多,大致可分為兩方面:一是避邪,一是娛樂。避邪方面有菖蒲、艾葉、雄黃酒、午時符、粽子等等;娛樂方面,有龍舟競渡。菖蒲、艾葉,傳統是要掛在大門上的,菖蒲,要剪作劍狀,台灣還就地取材,多了一枝榕枝。雄黃酒,就是雄黃浸高粱酒,自從有了白娘娘吃雄黃酒顯出蛇的原形的故事以後,民間對此很是相信。午時符在台灣又叫「赤靈符」,是司公們搞的玩藝,這個小小黃布袋子盛了符,掛在頭上,功用是避邪招福。粽子在平時就有得買,不過端午節要特別做了來吃,除了鹹的,還有甜的,一般而言客家地區的粽子,分為鹼粽、米粽、粄粽等,一般都是用竹葉包成角粽。它的起源,是本於祭屈原的那個故事。另外還有一種香囊,乃是用零碎綢布或五彩絲線紮成各種形狀,如老虎、花、水果、鳥蟲、八卦、角粽等,裏面填滿香料,做得好的很是精巧,這些東西繫在臂上或掛在頸間,可以避邪。一般人家,於端午拜神、祭祖、飲雄黃酒,吃粽子之後,老幼相率出門遊玩,其目的為看「划龍船」。
惡月避五毒
農曆進入五月,標誌著盛夏即將來臨,此時草木繁盛,瘟疫肆虐,百虫滋生,疾病開始流行,因此五月初認為是「惡月」;五月初五為「惡日」。農曆五月正是盛夏開始之際,由於天氣一天天熱起來,各種災害如水旱、虫害、疾病也都紛至沓來,給人們的農耕及生活帶來不良影響。由於古人缺少科學知識,對一些自然災害、疾病的發生不能正確認識,並存在著一些迷信思想,認為五月不好,是多災多難的月份,故將五月稱為「惡月」,或稱為「凶月」,認為五月間正是「五毒」猖獗時期。所謂「五毒」,俗指蛇、蜈蚣、蠍子、蜘蛛和蟾蜍(有去掉蜘蛛,添上壁虎者)。民諺云:「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這一時期在飲食起居方面需要多加小心。由於人們怕「邪」、怕「鬼」、怕「病災」,故在長期的生活歲月中,逐漸形成了各種禁忌。《荊楚歲時記》中說:「五月俗稱惡月,多禁。」《清嘉錄》中是這樣記述:「是月,俗又稱為毒月,百事多禁忌。」直到清末,還流傳著「善正月」、「惡五月」的說法,可見,以五月為「惡月」的風俗不僅流傳的時間長,而且流傳的地區也很廣泛。當時,用巫術的形式袪病禳災,就成為端午節的重要活動內容,如掛艾草、菖蒲、柳枝等,發展到後來,又有戴香皂、帶五色縷、貼五毒符、飲雄黃酒等等。
端午節的來歷
由於「午」與「五」通,所以端午又稱端五,另外端節、午日、重午、重五、地腊、中天等,也是端午節的別稱。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三大節日之一,關於它的由來分歧頗大,大致有五種說法。第一種是現在民間最流行的說法,即節日這天要吃粽子和龍舟競渡,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些都記載在南朝梁吳均的《續齊諧記》和宗懷的《荊楚歲時記》中。如今學術界多採用第二種說法,認為端午節是龍的節日。這是近代學者聞一多在《端午考》與《端午的歷史教育》中提出來的。第三種說法是:春秋時楚國人伍子胥投奔吳國,幫助吳國闔閭建立霸業,並一度攻入楚都。後來,吳王夫差因打敗越國,狂妄自大,伍子胥力勸反遭陷害,被逼用夫差賜的「歷鏤」劍自刎,死後屍體被扔入江中。傳說,從此伍子胥變成了「波濤之神」,江浙一帶百姓為悼念伍子胥,便在端午這一天舉行各種祭祀活動。第四種則認為因《風土記》上說:「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所以端午起源與夏、商、周時的夏至節。第五種說法認為導致端午節期間的一些鎮妖避邪的風俗,是因為這個節日源於惡日,就是歷史上流傳的某些壞人生於陰曆五月初五,從而產生了「不舉五月子」的說法。當然這些純屬封建迷信,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