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信仰文化 > 臺灣客家宗教信仰 > 客家原鄉移祀的神祉信仰

開漳聖王

1. 歷史上的開漳聖王陳元光其人

開漳聖王陳元光在歷史上真有其人,不過於「正史」上無載。因此常民對關於陳元光的傳說有三,一是謂其為晚唐人,唐僖宗時進士,率軍平定漳州一帶住民反抗,並大力經營開發,死後被封為「威惠聖王」,成為地方保護神;二是稱陳元光之父陳政,為唐末衛戍福建之武將,病歿由陳元光奉旨接父職,平定潮州盜匪後,上〈建州縣表〉呈請在潮州與泉州間設置漳州,經陳元光開發,使漢人於漳州地區得以立足;三是說陳元光為五代閩國王審知之大將,開拓龍溪、漳浦、南靖、長泰、平和、詔安、海澄等七縣,設置漳州府於龍溪,帶領漢人移居,死後被當地人民供奉為開漳聖王。 但實際上陳元光應是盛唐時的人士,據地方志及陳氏族譜等資料,大概可以得知陳元光乃光州固始人,宇廷炬,號龍湖,生於唐高宗顯慶二年 (西元657年),卒于睿宗景雲二年 (西元711年),其父陳政官至左玉鈴衛翌府左郎將,統嶺南行軍總管事,在高宗總章二年 (西元669年) 率軍赴江南道泉州、潮州平亂,次年復由陳元光等奉詔招募「五十八姓」軍校五千餘眾增援,亂平後遂乃定居嶺南。高宗儀鳳二年 (西元677年),陳政逝世,陳元光襲父職,封玉鈴衛翊府左郎將,在平息嶺南地域的動亂後,閩南一帶遂安定。陳元光乃晉封為正議大夫、嶺南行軍總管。武后(睿宗)垂拱二年 (西元686年) 陳元光上疏請於泉州、潮州之間新置州縣,遂建置漳州,並任漳州刺史。後陳元光晉封為中郎將右鷹揚衛率府懷化大將軍,仍世襲刺史之職。睿宗景雲二年 (西元711年) 陳元光在戰事中為賊首藍奉高殺傷而亡,後由其子陳珦襲封繼任州牧。 註5.

由於陳元光開府閩南,任首任州牧、率中原姓氏定居閩南,繁衍生息,因此受到當地百姓的感戴。但陳元光在唐代其實僅是地方上實力人物,「正史」中也沒記載他的政蹟,因此目前關於他的生平,大致都是來自福建之地方方志,然而福建之地方方志的資料,卻又是來自《穎川陳氏開漳族譜》等陳氏宗譜的載錄,註6. 因此其內容的真實性也被一些學人提出質疑。註7. 再配合上唐宋之筆記有對陳元光「暴戾」的紀載, 註8.對於家譜及方志中所彰顯的陳元光生平事功,應該抱持存疑的態度來檢視。

2. 歷代對開漳聖王陳元光之封贈

陳元光生前官至懷化大將軍、漳州刺史。戰歿後之隔年,即唐玄宗先天元年 (西元712年),朝廷便有封贈「豹韜衛鎮國大將軍,立廟漳浦縣」之舉,開元四年 (西元716年),復又「追封穎川侯,諡昭烈」。五代時又加封為「保定將軍兼金紫光祿大夫、太傅尚書令」。然而唐代之時,陳元光的信仰似乎還未能成形,無論民間或官方多是以追懷崇奉其德政的方式進行祭祀、封贈。真正的信仰本質的改變則是在宋代:

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 (西元978年),封贈陳元光為「保定男」;真宗大中祥符元年 (西元1008年) ,封贈「忠應伯」;神宗熙寧八年 (西元1075年),封贈「忠應侯」;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 ,賜廟額「威惠」;徽宗宣和四年 (西元1122年),封贈「忠澤公」;南宋高宗建炎四年 (1130年),諡號加「顯佑」二字;高宗紹興二年 (西元1132年),封贈「輔國將軍」;紹興七年 (西元1137年),加謐號「英烈」;紹興十二年 (西元1142年),封贈「英烈忠澤顯佑康庇公」。至紹興十三年(西元1143年),則正式封贈陳元光為「開漳主聖王」,並加諡號「忠毅文惠」,此即民間簡稱「開漳聖王」之由來。孝宗乾道四年 (西元1168年),復封贈「靈著順應昭烈廣濟王」。不僅如此,南宋政府還將「開漳聖王」的「威惠廟」納入官祠,饗官民春秋兩祭。註9. 宋代原本就有透過封贈江南地區地方「淫祀」以換取國家穩固統治權力的手段,如此,陳元光從人鬼、透過封贈提升為公侯、再進一步取得「聖」、「王」、「神」的崇高地位,除了反映祂在嶺南地區原有一定的聲望地位與信仰基礎外,也不能忽略在政府介入之後,「開漳聖王」成為百姓與官方共同推動的信仰,也因此信仰教化的功能越發彰顯的現象。

明代之時「開漳聖王」的信仰持續發展,雖然朱太祖釐定祀典時將唐、宋時期贈予陳元光的封號一律革除,但也確定了以「開漳聖王」為名接受閩南官民供奉。據統計,明清時期,閩南地區有大小威惠廟200 餘座,其中漳州的北廟、漳浦縣的西廟和雲霄縣的威惠廟最為著名,被信眾視為祖廟。 註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參閱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開漳聖王」詞條(陳凱雯撰寫,98年11月9日更新)。
5. 以上內容參考摘引自吳進喜,〈開漳聖王信仰在台灣的傳播〉,《2010年固始與閩台淵源關係研討會論文集》,頁83、84。
6. 見謝重光,〈《龍湖集》的真偽與陳元光的家世和生平〉,《福建論壇》1989年第5期(福州:福建社會科學院,1989),頁12、31。
7. 關於質疑陳元光生平的資料及觀點可見:謝重光,〈《龍湖集》的真偽與陳元光的家世和生平〉,《福建論壇》,頁12、29-35、謝重光,〈再論《龍湖集》是後人偽托之作〉,《福建論壇》1991年 4期(福州:福建社會科學院,1991),頁50-57、69、楊際平,〈也談《龍湖集》真偽——兼評《陳元光<龍湖集>校注與研究》〉,《東南學術》1992年 1期(福州:福建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1992),頁68-72、楊際平,〈從《潁川陳氏開漳族譜》看陳元光的籍貫家世——兼談如何利用族譜研究地方史〉,《福建史志》1995年 1期(福州: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1992),頁101、102。
8. 唐代張鷲《朝野僉載》卷二:「周嶺南首領陳元光設客,令一袍袴行酒。光怒,令拽出,遂殺之。須臾爛煮以食客,後呈其二手,客懼,攫喉而吐」。宋代筆記《太平廣記》也有相同記載。此外五代王定保編之《唐摭言》更是將其陳元光為「四兇之一」。
9. 以上摘引自徐春燕,〈由人到神:陳元光信仰的歷史演進〉,《2010年固始與閩台淵源關係研討會論文集》(固始:信陽師範學院歷史文化學院,2010),頁97、98。
10. 以上摘引自徐春燕,〈由人到神:陳元光信仰的歷史演進〉,《2010年固始與閩台淵源關係研討會論文集》,頁98。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