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廟宇 > 五股區

五股西雲寺

 

五股西雲寺為淡北地區重要的觀音廟宇,位於觀音山南麓半山腰,該地原稱新直山(八里坌山)龜山獅頭巖處,註7. 因廟名也稱「西雲巖」或「龜山西雲巖寺(龜山岩)」。註8. 西雲寺在臺灣早期的方志多有載錄,不過關於何時所建,則有乾隆十七年 (西元1752年) 與卅三年 (西元1768年) 兩種說法:

一據乾隆廿五年 (西元1760年) 余文儀《績修台灣府志》:「大士觀:在新直山西雲巖,乾隆十七年置(西元1752年)」。註9.

一據同治十年 (西元1871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西雲巖寺:即《府志》云大士觀,在觀音山麓獅頭巖,一名龜山,乾隆三十三年(西元1768年)(《府志》作十七年)胡林獻地建置,嘉慶十六年(西元1811年)林阿成等捐修,劉建昌施捨埔園及山下渡船為香燈費,寺絕塵埃,亦一異也」。註10.

兩者時間上的差異,據民國八十三年成功大學的調查分析指出,乾隆十七年(西元1752年) 應是建置的時間,而乾隆卅三年(西元1768年)則是指改建或擴建。註11. 《淡水廳志》所稱的「胡林獻地建置」,一般多謂是指西雲巖乃乾隆初期興直地區大墾戶,汀州客屬的胡焯猷、林作哲與胡習隆合組之「胡林隆墾號」所捐獻興建,註12. 但也有一說「胡林」是指墾首胡世傑與林作哲合組的「胡林業主」。註13. 因此西雲寺草創的歷史應是乾隆十七年(西元1752年)出身鼓山湧泉寺的省源,到新直山結廬供奉觀世音,乾隆卅三年(西元1768年)復有汀州永定貢生胡焯猷及漳州林作哲等獻地重建,西雲寺方稍具規模。另有一說指胡林隆墾號於乾隆十七年(西元1752年)時便獻地創建西雲寺,註14. 存查。

乾隆四十五年(西元1780年),當地加里珍庄的劉姓粵籍墾戶繼胡焯猷等人之後,亦捐獻田園給寺方。註15. 嘉慶十六年 (西元1811年),以林武宗、陳朝為首事,由林阿成等勸捐重修,劉捷文及業主劉建昌等捐資重修,並施給埔園及山下渡船為香燈費。 註16. 咸豐二年 (西元1852年),游世泵、劉掌成等「全厚福季」弟子五十四人捐置八里坌堡大窠庄田(今泰山大科里一帶)一處,以其租穀所得供住持作神前香燈之資及祭典開支,註17. 因此至清末時西雲寺已有許多的廟產。光緒九年 (西元1883年),西雲寺再度重修,大致形成現今寺院的原始空間格局樣貌。註18. 上述嘉慶、咸豐、光緒等朝的捐獻及重修都有留下碑記,目前立於寺外埕右前方碑之亭。

日據時期西雲寺復有兩次重修,明治三十七年(西元1904年)的重修是當地士紳、街庄長陳養源、陳玉源、陳石溪等所主事,當時應該是在光緒九年(西元1883年)的架構上再作修護,仍沿用傳統作法,格局應仍為一殿兩廂。註19. 昭和十四年(西元1939年)第二次重修時西雲寺在管理與法脈上都有較大的改變,除了施行寺廟管理人制外,一則住持覺淨法師已於大正六年(西元1917年)編入日本臨濟宗妙心派僧籍、一則大東亞戰爭爆發後開始「皇民化運動」,因此整體風格便改走和風,除正殿三間加上日式天花板,山牆鑿洞,並在地坪上鋪設塌塌米外,另增設日式石燈、及從外巖至內巖間沿路參拜用之蓮花片石碑千手觀音(台北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每五十公尺設一尊,共計一百零八尊。註20.

光復後,西雲寺的住持仍由覺淨法師擔任至民國五十三年覺淨法師圓寂。民國五十四年由最妙法師繼任住持,曾創觀音放生會。民國五十九年最妙法師圓寂,改由大陸來台的悟明長老接任主持,一直到民國九十五年方傳由聖輪法師接任主持。在覺淨與最妙法師擔任住持期間,西雲寺改建正殿兩旁過廊間為信徒供奉家人蓮位的副殿;悟明長老接任後增建第二右護龍、藏經閣、圖書館、香客大樓等建築,將正殿後方的伯公壇改建為土地公廟、並在廟中增設祝生娘娘的拜殿。註21. 從某個角度來說光復之後西雲寺雖不再是日本佛教的道場,但也往台灣民間佛教靠攏的現象。

民國七十四年西雲寺被認定為台北縣第三級古蹟,受到保護,民國七十九年度開始籌畫古蹟修復。為健全寺廟管理,民國八十二年由五股鄉公所主導籌備信徒組織,成立管理委員會;隔年縣政府委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完成《臺北縣三級古蹟五股西雲寺調查研究及修護計劃》。註22. 民國八十四年審查籌畫修護的計畫,隔年開始古蹟修復,以光緒九年(西元1883年)修建之格局為主(即一殿兩廂,或稱為「單進兩護龍」形式),左右外護龍為輔之建築為藍本,拆除了日據時期正殿內日式增建的部分、以及部分後來增加的附屬建物,民國八十八年底,整修工程完竣,縣府與鄉公所舉行修護落成暨開光安座典禮。註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7. 陳培桂,〈志一 封域志.山川.山〉,《淡水廳志》卷二,收入《臺灣文獻叢刊》17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1962)頁32。
註8. 尹章義、洪健榮、葉志杰,《續修五股鄉志》頁381。又傳聞西雲寺廟址為「金龜穴」風水。參見梁明昌主持,《臺北縣第三級古蹟五股西雲寺修護工程工作報書暨施工紀錄》,頁1。
註9. 余文儀,〈雜記.寺廟.淡水廳〉,《績修台灣府志》卷十九,收入《臺灣文獻叢刊》12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1962)頁650。
註10. 陳培桂,〈考三 古蹟考.寺觀(附)〉,《淡水廳志》卷十三,頁345、346。
註11. 梁明昌主持,《臺北縣第三級古蹟五股西雲寺修護工程工作報書暨施工紀錄》(臺北:符宏仁建築師事務所,2000)頁5。
註12. 三人當中,胡焯猷的籍貫為汀州永定,為客屬;林作哲為漳州漳浦,應為閩南人;而胡習隆的籍貫不詳,但有可能是胡焯猷的永定同鄉。因此乾隆十三年 (1748) 成立的「胡林隆墾號」可說是粵閩合作的代表,在台灣開發初,期閩粵關係和諧,這種情況並不罕見。三人之中以胡焯猷排為首位、若胡習隆也是永定客屬,這代表著客家人在「胡林隆墾號」中佔有主要的地位。參見尹章義,《臺灣客家史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2003)頁103-107;關於林作哲的籍貫,可參見陳宗仁、黃子堯,《行到新故鄉:新莊、泰山的客家人》(台北:台北縣政府客家事務局,2008)頁23、24、及尹章義,《臺灣客家史研究》,頁186、187,尹氏在書中認為漳浦的林作哲家族為客屬,但陳宗仁等似未持此說。
註13. 胡世傑可能是人名、或合夥之墾號,但應與汀州的胡姓移民有關,因此大概不脫客家人或客屬群體。胡世傑與林作哲組成的「胡林業戶」較「胡林隆墾號」要早,在乾隆五年 (1740) 年便已成立。參見陳宗仁、黃子堯,《行到新故鄉:新莊、泰山的客家人》頁36、38。
註14. 尹章義,《新莊志 卷首──新莊(臺北)平原拓墾史》(台北:新莊市公所,1981)頁42、尹章義、洪健榮、葉志杰,《續修五股鄉志》頁381。
註15. 尹章義,《新莊志 卷首──新莊(臺北)平原拓墾史》(台北:新莊市公所,1981)頁42、尹章義、洪健榮、葉志杰,《續修五股鄉志》頁381。
註16. 梁明昌主持,《臺北縣第三級古蹟五股西雲寺修護工程工作報書暨施工紀錄》頁5、7、尹章義、洪健榮、葉志杰,《續修五股鄉志》頁381。
註17. 尹章義、洪健榮、葉志杰,《續修五股鄉志》,頁381。「全厚福季」的五十四人中多為游、張、劉姓,可能是客家族群所組成之「神明會」。參見陳宗仁、黃子堯,《行到新故鄉:新莊、泰山的客家人》,頁60。
註18 梁明昌主持,《臺北縣第三級古蹟五股西雲寺修護工程工作報書暨施工紀錄》頁5、7。
註19. 梁明昌主持,《臺北縣第三級古蹟五股西雲寺修護工程工作報書暨施工紀錄》頁5、6。
註20. 梁明昌主持,《臺北縣第三級古蹟五股西雲寺修護工程工作報書暨施工紀錄》頁7。此「台北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是昭和元年 (西元1926年) 某仿日本參拜佛道場的設計,在西雲寺外巖經內巖凌雲寺到凌雲禪寺開山院的道路沿途安置蓮片石雕觀音像,每尊造型各異,依序有番號,供拜山者沿途參拜,順著石雕觀音番號上山。不過一般資料顯示沿路共卅三尊觀音像,而非一百零八尊,但當地耆老確有「轉角就有觀音,共 108 番」的說法。光復後許多石佛遺失或遭破壞,目前僅存完整座像12尊,底座有11座,目前由西雲路至西雲寺路上沿途目前有二番、三番兩尊,四番僅剩底座,西雲寺內及上方有六番、八番、九番、十番等四尊。
註21. 梁明昌主持,《臺北縣第三級古蹟五股西雲寺修護工程工作報書暨施工紀錄》頁7。
註22. 尹章義、洪健榮、葉志杰,《續修五股鄉志》,頁383。
註23. 梁明昌主持,《臺北縣第三級古蹟五股西雲寺修護工程工作報書暨施工紀錄》頁9、13。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