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廟宇 > 三峽區

三峽三山國王廟

三峽三山國王廟,又稱安坑三山國王廟,註1. 位於三峽新店交界安坑地區的三山國王山下。

「三山國王」信仰的本源乃是對山川靈石的崇拜,轉化為神祇,所謂的「三山」,便是「山神」的信仰。「三山國王」的源起祖廟是潮州府揭陽縣霖田都河婆墟(今揭陽市揭西縣河婆鎮),「三山」乃霖田祖廟西面的「獨山」、「明山」、和「巾山」,因位處潮州、惠州、梅州之間,故「三山國王」成為潮、惠、梅三地普遍信仰之鄉土保護神。

在文獻紀載中,三山國王的信仰首見諸於《宋會要輯稿》,謂「三神山神祠。三神山神祠在潮州。徽宗宣和七年八月賜廟額『明貺』」。註2. 元至順三年(西元1332) 任翰林國史院編修的江西廬陵人劉希孟的〈潮州路明貺三山國王廟記〉及後來明代禮部尚書盛端明《三山明貺廟記》,則記載三山「肇跡於隋,靈顯於唐,受封於宋」的成神歷程,也能看出至少元代時成為潮州的地方性信仰。隨著明清時期潮、惠、梅地區的潮汕人與客家人向外移民,現在除了粵東外,臺灣、香港、東南亞的新馬等地,均有「三山國王」的信仰的分布。

「三山國王」的信仰之初可能僅是參拜「三山」的山神,後來民間信仰隨俗隨意地轉變,將三座山獨立成三個神祇、並將之擬人化。一般關於三山國王封贈排序的傳說有兩種,一是「巾山」乃「大王」(大國王),是「威德報國王」,本名「姓連名傑,字清化」;「明山」乃「二王」(二國王),是「明肅寧國王」,本名為「趙名軒,字助政」;「獨山」乃「三王」(三國王),是「弘應豐國王」,本名「喬名俊,字惠威」,註3. 但此版本與劉希孟〈潮州路明貺三山國王廟記〉的「明山為清化聖德報國王,巾山為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為惠威弘應豐國王」在「巾山」與「明山」的說法有差,可能是明代盛端明〈三山明貺廟記〉將「明山」與「巾山」的封號調換之故,所以究竟何者為大王,恐無法考。註4. 至於關乎三位國王地位與神威大小的座次,則各地也有不同擺法,可能也是肇因「巾山」、「明山」何者為大王尚有不同的習慣及說法。一般來說三王「獨山」為大、座次居中的說法已甚為普遍,然「霖田祖廟」傳說中三王「獨山」法力最高,故敕封正座居中,而臺灣許多三山國王廟宇的座次是前往「祖廟」進香後方仿照更改,註5. 但各廟常有各自的傳統與做法。

三峽三山國王廟所供奉的三山國王的座次便是以「二王」明山「明肅寧國王」「坐中」,以其為尊,此座次的安排代表著三位國王地位及神威有所高低,與台灣一般三山國王廟常見的「三王坐中」之習慣不同,這可能是源於其最初供奉的是二王香火的歷史因素。 註6. 除了主祀三山國王的巾山、明山、獨山等國王神像外,神龕上亦有陪祀媽祖、福德正神、以及虎爺等其他眾多的佛、道教神祇,但並未有供奉「王妃」「國王夫人」。廟外廣場設有一小祠式的「五營」註7. 供人祭拜。 據廟方提供的資料顯示,此廟的發展與扶乩、起乩關係密切,且至今仍有起乩問事的活動。由此可看出三峽三山國王廟有趨向王爺化、閩南化的情況,而信眾的來源則閩、粵籍均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1. 「安坑三山國王廟」之名見於豎立在進廟路口橋頭的鐵架招牌。
註2. 「安坑三山國王廟」之名見於豎立在進廟路口橋頭的鐵架招牌。 陳春聲,〈正統性、地方化與文化的創制──潮州民間神信仰的象征與歷史意義〉,《史學月刊》2001年 01期(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2001),頁124。
註3. 仇德哉,《臺灣廟神傳》(臺北:仇德哉,1985)頁465、466。
註4. 參閱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三山國王」詞條(邱彥貴撰寫,98年11月9日更新)。
註5.參閱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三山國王廟」詞條(邱彥貴撰寫,98年11月9日更新)。
註6. 此乃林口下福慶安宮三山國王廟廟方告知並解釋。
註7. 此「五營」是以五營令旗模式祭拜。「五營」為廟宇與傳統聚落四方的守護神,可區分內五營與外五營。內五營通常設在廟宇內,以五營首或五營旗為象徵,外五營則多供奉在主殿之外或聚落周邊出入要地,與山神土地公併列,冀求藉五營統領的五營兵馬鎮守,使邪魔惡煞不敢入侵。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