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年節習俗 > 重陽節

重陽節

放紙鳶

紙鳶又名風箏,但風箏和紙鳶是有分別的,普通的分別是:紙鳶並不加風笛,故不會發聲,而風箏卻是在紙鳶上裝一個特製風笛,昇空之後,風箏便會發出響亮、清脆之聲,異常動人。據瞭解,在紙鳶上加上風笛,在中國南方並不十分盛行,在北方,卻是最普遍的玩意兒,幾乎比較製造精美一點的紙鳶都會加上風笛令之發聲,一隻紙鳶若加上風笛,其情趣是可以增加不少的。試想在風和日麗的秋天,晴空萬里,紙鳶高高地飄在天空,發出﹁旺旺﹂的響聲,確實是一種好玩又動人之事,比較起將紙鳶放到天空,確實有情趣得多。紙鳶的形式,往往因使用地區的不同,而分成許多種花式,例如在風力較強的地區,紙鳶的製作一定注重其宏大,在風力弱的地區,則紙鳶一定是注重輕巧。有一種用來作為增加生活情趣而放的紙鳶,這一類紙鳶,形式很多,最簡單者,就是以竹架成十字形,糊之以紙,加上一條長長的紙條做鳶尾,這種簡單的紙鳶,僅是適合孩子們放來玩玩。除此之外,紙鳶花式百出,例如普通的有製成人形、蜈蚣形、蝴蝶形、鷹形、燕子形等。各種形式的紙鳶中,比較易放和易製造的有人形、蝴蝶形、鷹形三種,蜈蚣形不易造得好,更難放,燕子形則易製難放。

插茱萸

重陽最為普遍的活動,要算登高了。這天,人們都要頭插茱萸,手提菊花酒,登山遊玩。歷代詩人並為此寫下了無數記詠的篇雜,最膾炙人口的要算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了: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什麼是茱萸呢?
茱萸是一種茴香科植物,古名越椒。夏日開花,秋季結果,成小粒裂狀,味極辛香,果實可吃,莖、葉入藥,功能暖胃燥濕,為「十全大補丸」「六味地黃丸」的重要成份之一。《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頭上,辟除惡氣而禦初寒。」重陽這一天,採摘它的枝葉,連果實用紅布縫成一小囊,佩帶身上,可用來辟除邪惡之氣,是古來常用作防疫的民間藥。重陽節插茱萸之風,在唐代已
很普遍,除了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外,其他如杜甫的〈九日藍田崔氏莊〉:「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至於儲光羲在〈登戲馬台作〉一首詩中所云:「天門神武樹元勛,九日茱萸饗六軍。」寫南朝宋武帝劉裕在重陽節宴請群僚於戲馬台,更把茱萸當作犒賞全軍的獎品了。

菊花

菊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在世界上也是我國最先栽培,至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菊花作為觀賞花卉始於晉代,它是我國最早見於典籍的名花之一。唐宋時代,由我國傳入朝鮮、日本及亞洲各國,十七世紀移植歐洲,以往由英國傳入美洲,使菊花開遍全球。菊花「菊」字是從鞠躬的「鞠」字引申而來的,《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黃華。」「鞠有黃華」就是鞠有黃花。由於它開在秋末,所以稱作秋菊或者秋花。菊花不像月季那樣應日而開,時開時謝,而是開花獨自遲;它沒有牡丹那樣的天姿富態,卻有自己獨特的高風亮節。當百花凋零卸去濃艷的春裝之時,唯有菊花身著淡雅相宜的秋裝颯爽金風中亭亭玉立,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拚搏精神。因此常被歷代詩人題詠讚美。菊花又是一種具有多種療效的藥用植物,能散風清熱,平膽明目,主治感冒風熱、頭痛目赤等症。據說我國古代先民對菊花的認識,首先是從它的藥用價值開始的。菊花的品種甚多,人們按照花的色、瓣、型分別賜予尊稱美號。宋代史鑄集輯菊花品種一百六十三個;明代李時珍記載有九百品;現在我國各地已有二千多個名貴品種。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