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廟宇

新店潤濟宮

潤濟宮與客家的關係可從安坑開發的歷史、廟宇的籌建者及管理者的族裔、以及廟宇供俸的神祇等來分析。

1.安坑是福建漳州的客民所移墾開拓

安坑的開發始於清乾隆年間,漳州籍先民經由中和南勢角山麓越嶺進墾,從新店溪南岸坪頂地區開始,順著安坑溪股向上游開發,建立起外五張、內五張庄等多個具有防禦性質的聚落。檢視這些移墾安坑的漳州先民的籍貫,如安坑內五張庄第一大姓詔安官陂廖氏、三城之詔安呂氏、詔安及永定游氏、下城之平和林氏、高車之南靖張氏等,都是來自漳州客屬聚集的縣份,因此說安坑的開發過程裡福建漳州的客家人是主要的力量並不為過,只是近百年來其後裔逐漸福佬化,淡忘了其原本漳州客家的身分。註11.

2.潤濟宮的籌建與管理者俱為客家人

潤濟宮與日興宮里間廟宇都是安坑地區內五庄的信仰及活動核心,而其籌建者、及日後管理人,均是當地的頭人望族,而他們都是客屬人士。潤濟宮的籌建者四城頭與二城頭人游學海、三城頭人廖世協、車子路頭人林青露、頭城頭人邱神恩應該都是客屬無疑,而後來潤濟宮的管理者也都由廖氏及游氏宗親出任。更重要的是潤濟宮維持香火的經濟來源除了是倚靠內五庄信士捐獻外,另有向庄民「收緣金」的制度,註12. 從這點則可看出潤濟宮對內五庄漳州客屬信眾的影響與信仰基礎。

3.潤濟宮供奉「龍神」的意涵

潤濟宮所主祀、配祀的神祇都是一般漢人常見的神佛,唯有廟後方的土地「龍神」可看出其特殊性或與客家的淵源。如前所述,土地龍神是客家特有的風水神明,性質便如同土地福德正神、山神。在一般客家的祠堂、夥房祖宗牌位正下方,會安置土地龍神香位,早晚祭拜;而在客家的廟宇土地龍神則常見於廟宇主殿或後殿的後方正中間地面,就如同潤濟宮般,這種將「龍神」立祠祭拜的習俗並不見於閩南人的祭祀習慣,所以也可說明潤濟宮的信仰與周遭閩南習俗確有不同之處。

4.潤濟宮「四季福祭」的意涵

潤濟宮從清代至今有「四季福祭」的慶典傳統。一般來說台灣的客家族群有食「四季福」、「伯公福」的習俗,分別在農曆二月二日、四月八日、八月二日與冬節日,此為閩南人所沒有。註13. 而潤濟宮雖有所謂的「四季福祭」,但日期卻在農曆正月十四日、七月十四日、十月十四日三官大帝誕辰前一日,以及中秋前夕的八月十四日舉行,與客家人的「四季福」日期並不一致。潤濟宮的「四季福祭」與客家人的「食福」習俗是否有關連,尚待考察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11.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新店市志》,頁106、107、116、廖倫光,《新北市南部近山地區客家行腳》,頁71-81。不過漳州的族群還是以閩南人為主,因此廖倫光認為對安坑地區氏族之族裔分辨須謹慎驗證。如同屬源自漳州平和的柴埕吳氏,無論從文字資料與其後代的歷史記憶都無法證明其為客屬,便應以福佬人視之為宜。
註13. 黃榮洛,〈台灣客家人和三官大帝廟〉,收入尹章義,《臺灣客家史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2003),頁318。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