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年節習俗

中秋節

撰稿人:姜義鎮

八月半

八月半中秋節端午、中秋、春節三節是我中華民族的三大節慶。我國民俗中的中秋節,乃是具有詩情畫意的節日。古人們相信,月中有嫦娥,乃是夏朝時后羿的妻子,偷吃了不死之藥逃到裡面去的。又相信,月中有吳剛這個老頭子,天天砍伐那株砍不掉的桂花樹。又相信月中有「廣寒宮」,乃是嫦娥所居的宮殿,唐明皇曾遊過月宮。月宮中又有搗著靈藥的玉兔。在帝王時代早期月稱為「太陰」,俗稱太陰娘娘。祭月乃是很嚴肅誠敬的祭典,不過到後來,卻是賞月重於祭月,歡娛代了嚴肅。如今,太陰娘娘也成了「愛神」。台灣歲時節令中,大抵都有特殊的食品,如過年的年糕、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而這些食品,各地區往往大同中有小異。現在,台灣的中秋民俗,總少不掉要祭拜一番,這天除晚上拜「月娘」外,日間還要拜土地公,祭品除見的牲醴外,主要的當然是月餅。晚上在庭院間,排上香案,案上是紅燭一對,鮮果四色,正中是月餅,闔家焚香禮拜,叫做「拜月娘」,拜祭之後圍坐賞月,老一輩的,也就在這時向孩子們講些上述的種種傳說故事。也有出外到風景勝地去賞月的。我們民間的以「天上有圓」的時候為節日,蓋有民族心理為基礎的,這個心理便是:大家都喜歡團圓。

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歷史悠久,影響深遠。每到這天,人們都要賞月和吃月餅,有的地方還舉行各種藝文活動,歡度佳節。中秋節的形成,通常有兩種說法:一是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日。」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周禮》中出現過﹁中秋﹂這個詞,但它指的不是中秋節,而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漢代有「秋節」,時間定在立秋的那一天,也不是八月十五。唐朝的類書裡有四時十二節令的記載,也沒有中秋節,但唐詩中已出現了「中秋月」。「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第一次對中秋節作了明確記載的是南宋人吳自牧,他在《夢梁錄》一書中說: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臨半,故謂「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當時,又謂之「月夕」,書裡還描寫了南宋京都臨安(杭州)賞月逛夜市的盛況。

吃月餅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應景的食品。《中國風俗辭典》記載:中國月餅傳說起源於唐初。唐高祖李淵與百姓歡度中秋,他興高彩烈地揮手,看著手上吐蕃(今西藏)商人所獻的味道鮮美的圓餅,他不禁興致大增,指著天上明亮的圓月,高聲笑道:「應將圓餅邀蟾蜍」。隨即把他圓餅分與群臣共食,同慶歡樂。於是吃月餅的習俗開始流傳。關於月餅還有一個說法:元朝末年,起義領導人之一的張士誠,利用中秋節向百姓饋贈麥餅,在餅內夾帶字條,上寫:「八月十五殺元兵,家家戶齊動手」十五日晚同時起義。到八月十五晚上,各家掰開月餅,看見字條,便紛紛拿起菜刀,揭竿而起。從此,中秋夜吃月餅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月餅」作為一個專用名詞,最早見於宋代。到明代,各類書籍中出現了大量有關中秋節吃月餅的描述,有的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這一天晚上,家家舉行賞月、拜月,人們成群結隊,載歌載舞,熱鬧得像白天一樣。月餅發展到今日,製作更為精美,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就口味而言,有甜味、鹹味、甜鹹味、麻辣味。從餡心講,有五仁、豆沙、蓮蓉、芝麻、火腿月餅等。就造型而論,又有光面月餅、花邊月餅和孫悟空、老壽星月餅等,風味特點各有千秋。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