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年節習俗

中元節

中元普渡

普渡的種類很多,可分為街普(或稱私普)、市場普、子弟普、廟普(或公普)等。街普指以街庄為主的普渡,過去是按街別區分,按日輪流舉行,市場普是以市場為主體,分別舉行普渡,子弟普是以業餘音樂團體為主體,分別舉行,廟普是以寺廟為主體,日期不一。廟普當日,在廟前設壇,中央懸掛大鏡一面,寫「盂蘭盆會」四字,或三官大帝像,前方置上下兩層的神桌,上桌置三個斗燈,下桌置神像、香爐。普渡祭典中所設的祭桌,長達數丈,供奉山珍海味,蔚為奇觀,除供牲醴、菜料外,也擺「看牲」。看牲以雞、鴨、豬肉、豬腳、麵粉及水果為材料,雕造飛禽走獸、魚介水族或古裝人物歷史故事等以供欣賞。更有各家各戶酬神賜福而獻供的豬羊牲醴,中元的神豬最大的可達一千台斤以上,宛如一頭小牛,民間以客家人家養豬的風氣最盛。廟前左右兩邊,排置紙紮神像,左側為騎獅的山神,右側為騎虎的土地公、拜亭,另置大士爺像,為鬼中之王,以壓制群鬼,青面吐舌,頭頂有觀音像一座。其左側為翰林所為知識分子的孤魂宴宿,右側為同歸所,為一般孤魂宴宿。祭典完畢,豬羊牲醴,照例由主人分送親朋戚友,共沾神靈福澤,之後就大宴親朋,達到賓主盡醉的境界。

慶讚中元

六月三十日午夜以後,冥府鬼門大開,各住戶商舖也開始接待地獄中放出的孤魂。家家門前,簷下都掛著圓形紙燈,一面寫「陰光普照」或「慶讚中元」,一面寫「路燈」,另有小字一行,上寫弟子某某敬上。這種路燈是照引路途用的,由六月三十日起直點到七月底,日夜不斷。初一下午,每家在各自的門口祭祀孤魂,供拜五味碗,包括魚、肉、雞、鴨和菜等,另外還有糕、粿類,每種供物上各插一柱香,然後焚燒紙衣、銀紙,稱為「拜門口」。各個寺廟也在廟埕高豎燈篙,上掛圓形燈籠,大書「慶讚中元」四字,作為孤魂聚集的標幟。因相傳燈篙可使鬼魂有所趨從,據說燈篙掛得愈高,遠處愈能看見,前來接受普施的鬼魂也越多。
燈篙豎立之後,地藏王廟的和尚開始作法事,敦請地藏王開啟鬼門,放出孤魂。自此,慶讚中元的活動就正式開始。總之,農曆中元節是融合了古代自然信仰中方位崇拜─地官生日,佛教中的盂蘭盆會,以及傳統的孤魂崇拜,成為多元性的節日。具有酬神報饗、祈禱平安的宗教意義,並有強化孝道精神,維繫社會的和諧,以及提供娛樂,調節身心諸社會功能。

普渡醮壇

在農業社會裡,﹁普渡﹂、﹁建醮﹂是被認為非常隆重的民間祭典,它是寺廟竣工、中元普渡酬謝鬼神的儀式,一般來說,規模都很大。普渡壇,乃廟庭所設的祭壇。壇中央懸鏡一面,寫﹁盂蘭盆會﹂,或三官大帝像。前方置上、下兩層神桌,上桌放置斗燈三個,下桌設神像位、香爐。斗燈是在米斗內盛白米,上插古劍、小拜、剪刀、刀、尺等,並放置古鏡及點油燈,作為避邪、消災、納福之用。壇前為一列桌子,往往長達數丈,以供牲醴。建醮的場所,多在寺廟門前或街坊廣場,一般多設綵樓、神壇、醮壇等。醮壇分設在幾處空曠的地方,都搭建得美侖美奐,張燈結綵,近年來紛紛加上電動設備,更顯得瑰麗堂皇。醮壇前擺設許多桌子,供善男信女放置供品,以便普渡。祭品上面,又橫豎插滿了「敬奉陰光」、「慶讚中元」等三角旗和香枝,廣場上擺滿豬、羊等供牲,以酬謝鬼神,保佑鄉民平安。「盂蘭盆會」和「建醮」,是被認為非常隆重的民間祭典,和家有喜慶一樣,都要邀請遠親近戚來參與盛典。

盂蘭節的起源

「盂蘭節」源起於佛經中記載的﹁目蓮救母﹂,具有宣揚佛法無邊的作用。但它有中國傳統中,提倡孝道思想。據佛經刊載:目蓮是佛祖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誠心向佛,救世為懷,可是他的母親卻作孽深重。傳說目蓮之母親是喜好唸佛,吃了幾十年長齋,但是有一次受不了其弟之煽惑,於是破戒開齋,並且殺生,殺了一頭狗來吃,並以狗肉饅頭齋僧,被佛家認為是滔天大罪,故死後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淪為餓鬼受苦。據說目蓮母親在花園殺狗時,狗血飛濺到花園中的莧菜上,故此以後的莧菜便帶有殷紅的顏色,成為唯一有殷紅色的蔬菜。而相傳佛教徒認為莧菜上的紅色是狗血,故他們都不吃莧菜。目蓮母親死後,被打入十八層地獄後,生活在餓鬼群中,苦不堪言,目蓮的道眼能望穿地獄門,看見母親在「餓鬼道」中受苦,悲傷至極,乃以缽盛飯餵母,但餵到母親口邊即變成炭灰,無法進食,目蓮孝順成性,對此情景十分悲痛,便向佛祖求助,佛祖指示其母親罪孽深重,尚幸有子目蓮孝感動天,故佛祖特別指示他,在七月十五日設孟蘭盆,供養十方僧眾。於是目蓮藉十方僧眾的威力,在該日具百味五果,盛於盆中,然後受食,目蓮母親始能脫離「餓鬼道」。於是世俗相傳,凡是孝順兒子、念及先人,可於農曆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供祀眾鬼,就可為父母及祖先解脫一切災難,以報親恩。客家地區過中元節極隆重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客家人叫過「七月半」。相傳「盂蘭盆節」是一個從南北朝梁武帝時才開設的佛教節日。「盂蘭盆」是梵文音譯,意思「救倒懸」。據《盂蘭盆經》說,釋迦牟尼的弟子目蓮,不忍看到死去的母親在地獄受飢餓、倒懸之苦,求佛祖救度。釋迦牟尼要目蓮在七月十五日備百味食物,供養十方佛僧,借佛僧的恩光可以使母親得解脫。佛教徒根據這個傳說,興起了這個節日,故又叫做「施孤」。流行於客家地區的超渡亡靈的「打蓮池」,就是由目蓮救母演化而來的。每逢這天人們都不下田幹活,在家準備,拜祭伯公,還用三牲酒食祭祀祖先。昔日,有錢的人家還要請僧尼誦經超渡亡靈,為亡靈「燒錢」、「燒衣」。這是一方面受到佛教《盂蘭經》的影響,另一方面,又與客家先民屢因遷移,而在遷徙途中喪生了不少親人未及安葬,故借此拜祭﹁孤魂野鬼﹂此種心態有密切關係,所以,客家人過﹁中元節﹂之敬祖、祭祖、普渡等活動顯得異常隆重。據說新加坡華人中的客家族,「中元節」更為隆重,持續長達一個月之久,更可見其祭祖感情之濃烈了。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