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年節習俗 > 農曆春節

農曆春節

立春
立春乃為一年之始,為農曆二十四節氣之首,是為「正月節」。明,王象晉《群芳譜》謂:「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從陽曆上很容易推算,總是在每年二月四日或五日。陰曆則不一定在正月裡,也許趕在頭年的腊月下旬,所以因此出現了「頭年春」和「年後春」。若遇有閏月的年,還會出現今年的立春在正月,下年的立春趕在今年的腊月,成為「兩頭春」。古代有迎春典禮,其制周日已有之。《禮記》月令載:「先立春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立春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古代,立春之日有「賀春」之俗,《清嘉錄》載:「立春日為春朝,士庶交相慶賀,謂之『拜春』。撚粉為丸,祀神供先,其儀亞於歲朝,埒於冬至。」清代賀春之俗,大江南北,上下同風。立春之日,民間多以紅紙書寫「立春大吉」、「宜春」等迎春貼遍貼於門庭楣柱。立春之日,婦女多買食紫蘿蔔,請之「咬春」,說是可以解春睏,並可以防止牙疾。富戶則食荷葉薄餅、卷醬?、肘花、攤黃菜、炒青韭、菠菜、豆牙菜等,亦曰「咬春」。迎春、春牛迎春最早是周朝天子的活動,《呂氏春秋》中有記載:立春前三日,先由掌國之大典的太史竭告太子某日為立春日,於是天子開始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方八里之郊迎春。迎春儀式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形成了兩級,一是莊嚴的祭禮,另一是民間的遊藝活動。清代北京城仍有迎春儀式,是由順天府的官員至東真門外一里春場迎春。清朝順天府還要做的一件事是呈進「春牛圖」。「春牛圖」及春牛在漢朝即有,最早的目的是為了展示農事的早晚。立春因為有陽曆有閏月的設置,而可能在十二月或一月不等。「春牛圖」中的策牛人站在牛前,是提醒人們年前就立春了,不要誤了農事。策牛人站在農牛旁,表示立春與新春相近。站在牛後,則表示年後才立春。唐宋兩代已有打土牛的習俗,立春日打土牛為「打春」,這是勸農官的
重要事項,提醒農民不要誤農事,皇帝也要選吉日吉辰躬親耕種。爾後將春
牛與芒神刊印在一起,是民間曆書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春牛芒神圖」中的顏色因年之干支五行不同而異,頭角用天干、身用地支、蹄尾腹用納音(另一種六十甲子五行的方法),龍頭顏色則以立春日之天干五行為依,索以地支來決定選材,用麻、苧、絲等。芒神則有另一套。這些顏色又暗示了這一年是雨水豐盛或乾旱歉收。這些迷信講究是宋朝以後的慣例。

春牛圖
台灣民間的牛犁陣和鬥牛陣,是淵源於春牛的習俗。民間的農民曆,俗稱「黃曆」,在曆書中都有一幅「春牛圖」,畫著一個童子牽著一條牛,這條牛叫﹁春牛﹂,是春神的神牛,牽這條牛的童子叫「春牛燜」或「春牛牽」。相傳秦始皇從天神那裡得到兩朵天花,天神告訴他:「一朵盛開的獻給你的母后,另一朵含苞待放的送給你的皇后。﹂可是皇始皇不肯服從天神的命令,他把已經開的那朵送給皇后,把含苞的一朵送給母后。天神知道之後,大為震怒,就故意使他的母后逐年變成青春美貌的少女,而使他年輕的皇后,只在一年之間就變成了白髮老婦,而且,過了幾個月就一病不起逝世了。天神又為了懲罰秦始皇的不遵守天命,就想出一種要他永遠做牧童的方法,永遠辛苦勞碌,那就是黃曆中那個牽牛的牧童。
秦始皇是個暴君,民間假藉天神的意思,將他變成辛苦「牧童」,是對暴君的一種懲罰,同時,這個故事,民間又稱之為「春牛燜(牽牛)逆天」。春牛圖也是預告一年雨水的公告,如果牽牛童在圖中穿木屐,表示這一年雨水不足,若是穿草鞋,則是雨水豐富。

示農牛
春天給大地帶來了新的生機,也給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因此古代立春日有迎春的習俗。在周代是天子親自率領了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都城東郊去進行迎春儀式,祈求豐收。過去沒有天氣預報,老百姓也不懂曆法,何時立春是由官府史官,根據天文曆法推算出來的。為了將立春的時間及時地告訴老百姓,當時還有「示農牛」的風俗。古人有詩云:「土牛呈歲稔,彩燕表年春」,這正是「示農牛」風習的寫照。人們用泥塑一尊土牛,另外還塑上男女二個偶像,手執鋤頭,站在土牛的旁邊,象徵送寒、迎春。人們可以從偶像和土牛的相對位置中,知道立春日的早晚。如果立春在農曆十二月十五日前,那麼偶像就在土牛前,表示今年農事也早;如果立春在正月十五日後,那麼偶像就在土牛後,表示農事也晚;如果立春在歲末年初,那麼偶像和土牛並列,農事也平。官府用這種方法來預示立春的早晚和農事的安排,這就是古代﹁示農牛﹂的習俗了。後來,土牛邊上的偶像,換成了古代傳說中主管農事的句芒神的塑像。「示農牛」的習俗,也就發展成鞭打春牛的習俗了。

鞭土牛迎新春
我國自古以來,以農立國,因此,與牛更是結下不解之緣。牛在我國也有悠久的歷史,古代用牛來祭天,所謂「太牢」,是祭祀中最隆重的牲醴。牛在中國知識階層的社會裡,流傳許多與牛有關的典故及傳奇。牛不但在民間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在節慶期間,牛也成為慶典的象徵和表演藝術的主角,尤其是在新春的節慶中,有幾項都與牛有關。「立春」在農業社會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是春天的開始,自周代開始就有迎春的儀式,天子在當日率領文武百官在東郊迎祭春神。到了漢代,皇帝除了率領百官穿青衣在東郊迎春之外,還要用泥土塑造一隻土牛和一位農夫在門外,並且下詔,要大家勤於農事。這樣由習俗流傳下來,不只是中央政府要舉行迎春典禮,就是地方政府也要舉行。據台灣府志上記載著迎春和鞭牛的情形:政府預先在城東郊外的「春牛亭」內塑造春牛和芒神,立春前一日,地方官率部屬到春牛亭祭拜,並行三獻禮和讀社文。典禮完成後,屬官先走,長官次之,春牛隨後,迎到府縣的大門外,土牛南向,芒牛西向供奉。立春日清晨,府縣官備牲醴、果品率領屬員,穿朝服前來祭拜,到土牛立春前,由司儀喊「鞭春」,官員們依次用綵杖打土牛三鞭,並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祿位高陞」。鞭土牛的意義,在鼓勵農民勤於耕種。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