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首頁 > 信仰文化 > 臺灣客家宗教信仰

伯公/土地公

由於伯公/土地公是漢人最普遍的信仰,也是不分閩粵等族群均有信奉的神祇。日本據臺時期曾以寺廟供奉的主神為對象做調查,大正四年 (西元1915年)、昭和五年 (西元1930年)、昭和九年 (西元1934年) 三次調查,土地公廟均居首位,民國八十一年臺灣省民政廳的全省寺廟調查仍是獨占鰲首,民國八十二年內政部所作的全國宗教普查,福德正神排名第三,由此可看出土地公信仰的普遍性。 註6.

不過閩南與客家之間除了對於「伯公」的稱法不同外,客家人食「伯公福」(「食四季福」)的「食福」習俗則是閩南人所沒有的。通常「伯公福」一年有四次,分別是農曆二月二日、四月八日、八月二日與冬節日(冬至),正好對應著四季時節,故稱為食「四季福」。 註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孫寅瑞,《庄頭庄尾土地公——土地公信仰到社區文化》(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民國88年),頁2。
7. 黃榮洛,〈台灣客家人和三官大帝廟〉,收入尹章義,《臺灣客家史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2003),頁318。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