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首頁 > 信仰文化

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信仰,主要活耀於廣東東部福佬話和客家話的人群之中,其地域範圍包括整個韓江流域、韓江三角洲以西的沿海丘陵地區。以清代中後期的行政區域而言,大致包括潮州府、嘉應州的全部和惠州府的海豐、陸豐二縣,而以潮州府的祭祀最為普遍。福建汀州府和廣東惠東、東莞、新安(包括香港)等縣也有零星的三山國王廟。 註13.

後來隨著近世海外拓墾移民,三山國王信仰也遍及台灣及東南亞。在臺灣傳統的經驗與觀點,往往將三山國王信仰與客家人的關係劃上等號,認為三山國王是客家人的專屬信仰,這在經驗法則上當然是具有一定實證的可信度,但實際上並非完全正確。蓋三山國王為潮州、惠州、梅洲地區的地方信仰,而潮惠地區除了有客家人分布外,福佬語系的潮汕人更是主體,而潮汕人也是三山國王的信仰者。

另外,客家族群的分布除了粵東外,閩西、贛南也是其原鄉,但三山國王的信仰只流行於粵東,也就說明著只有粵東地區的客家人才有三山國王信仰。因此,將三山國王視為客家人或客家移墾的象徵,其實是有一定的風險,如屏東潮州地區的三山國王信仰,可能反與潮屬之福佬人有關。註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13. 陳春聲,〈正統性、地方化與文化的創制──潮州民間神信仰的象征與歷史意義〉,《史學月刊》,頁124。
註14. 參陳麗華,〈「消失」的族群?南臺灣屏東地區廣東福佬人的身分與認同〉,《臺灣史研究》第20 卷第1 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2013)頁169-199。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